今早訓牛莊,第一次訓45公里,也是第一次大伙集中外訓,訓牛莊鐵道口。40多公里,天氣清朗,南風3一4級,9家鴿舍集中了400多羽賽鴿,6.20在施放地開籠,7.50多分鐘從東北方向拉著橫排奔向各自鴿舍,非常壯觀,訓放歸來也是養(yǎng)鴿,賽鴿的樂趣之一。7.55分第一群本棚歸返7羽,進舍5羽,兩羽落在塔吊上,幾分鐘后大群歸返,缺少一羽到晚上仍然未歸,沒查環(huán)號,不知是哪個俱樂部的。最好別是插組的。 午后家飛一小時以上,沒用怎么看,20多分鐘回來,有5羽賽鴿落塔吊,挺讓人糾結,今年這塔吊橫在鴿舍上空,給我?guī)碇T多不便,又沒辦法改變現狀,以為訓放會好,初期養(yǎng)成的不良習慣很難改變。訓放回來的第一落腳點仍是塔吊。挺氣人啊,這樣的賽鴿會有出息嗎?塔吊的?252516灰白條,雌鴿,250112灰,砂,雄鴿,另有幾羽不常落,時而光顧,331087晚生灰鴿,250105灰,黃,雌鴿,250109灰,砂,雌鴿。這兩羽都是插組指定鴿,109自身暗插3600元,這種不良惡習若不改正,錢又會打了水漂。沒辦法,看上去它很完美。
今年這批賽鴿皮毛偏深,垃圾灰多于任何一季,原因是重點突出,側重于慕利門血統(tǒng)鴿的使用,形成了這一種羽毛顏色,個體衡量,好于13年,起碼大體型賽鴿的比例減少了,但仍然是雄多雌少。鑒于這種情況應改變一些策略:一,詳細的做好訓放記錄,訓放地點,公里數,天氣狀況,開籠時間,歸巢時間,密度都應有較為準確而詳實的記載,為指定,選種,做出父母提供數據。二,對賽鴿個體的鑒定應有詳實的記錄,賽鴿訓放,家飛中的表現,體力,體重,訓,賽前后的體能變化,都應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嘗試,以期為今后的賽鴿養(yǎng),訓,賽積累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三,主血系種鴿分三六九等,有選配的合理性與盲目性,隨意性之分。透過一次次訓放,比賽鑒別配對育雛的成功與否。其實從另一個層面亦能分辨出種鴿的優(yōu)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