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孵的育種工作基本都已經(jīng)差不多了,十五窩蛋,共計成活18只。第一批下窩的也已經(jīng)快十只了,下蛋早的第二窩蛋來的也早,基本全都是夾窩蛋。 對于夾窩蛋大家都說這是種鴿精力充沛的表現(xiàn),是好現(xiàn)象。但是對于喂著十幾天的崽子再孵化肯定是要分散精力的,而且有幼鴿在巢中孵化肯定效果不好。昨天照蛋看,一窩有幼鴿在巢中的鴿蛋本應(yīng)該這幾天就要出殼的,但是看著燈光下的影子,感覺沒一周都出不了,或許就出不了了。這就是夾窩的危害之一。
為了防止幼鴿與蛋同在一窩,盡量準備第二個窩在原來的巢旁,讓幼鴿習慣自己在巢盆中待著,而不是去靠在父母的羽下。接連準備了將近十個巢盆,分別放到即將和已經(jīng)下夾窩蛋的巢旁。有些幼鴿開始一兩天還不習慣,三天后基本就都習慣了。下齊兩枚蛋要3天時間,這階段基本不耽誤孵化。不過也有不聽話的,就是上面說的那只,總是在有鴿蛋的巢內(nèi),所以現(xiàn)在孵化不好也有很大的關(guān)系。
每天觀察種鴿的狀態(tài)表現(xiàn),以及幼鴿的大小。凡是有要下蛋跡象的就開始關(guān)注,并且開什么時間開檔便準備巢盆。就這樣不緊不慢的為所有的鴿子都準備了第二個巢盆。有的巢格小放不下兩個巢盆,甚至涉及成了上下層階梯式。
前天將底層籠的托盤撤掉了,這樣籠下面50公分的空間會比較明亮一些。不僅是明亮了,而且是視野開闊了。以前有托盤遮擋看不見下面,除非趴著看。這回一看,在墻角,地網(wǎng)的下面竟然有兩枚鴿蛋。
這也不知道是哪窩趁著不被,沒有第二巢盆竟然下到了這。拿出來觀看,一鴿蛋小,二剛出小氣室。有一枚壞了。根據(jù)已經(jīng)下蛋的鴿子進行排除,最后確定應(yīng)該是老賊的蛋,除了它沒誰這么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