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為出生于9月,我似乎對“9”有著一份格外的喜愛。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中重新起棚也快九年了,這九年也有了不少的感悟。 我小時候養(yǎng)過幾年鴿子,后來因為學習工作放下了幾年。后來回老家工作,心中始終放不下這一愛好,所以在家人的反對中,還是頂著壓力重新起棚。 因為母親強烈反對,所以鴿子只能養(yǎng)在老房子里,新房舊房相隔一兩百米,鴿棚也沒怎么規(guī)劃,直接利用老房子剩下的一間大瓦房,打掃干凈后就開始了我兩頭跑的養(yǎng)鴿生活。最初的種鴿是我在網上買的一對天落特比環(huán),后來又在本地市場上買了一對,就這樣,不斷的買,不斷的繁育,再加上朋友的支援,鴿子隊伍不斷的壯大起來。 12年開始養(yǎng)鴿,13年秋季第一次參加協會訓放,因為鴿子少,放到200公里就沒去了。 14年春季再次跟著協會訓放,這一次放到了400KM,但是因為經驗不足,鴿子回來就染上了病,然后就是不斷的求醫(yī)問藥,最后還是不得不痛下殺手,才止住了病勢的蔓延,這一次損失了近三分之二的鴿子,也讓我第一次體會到了養(yǎng)鴿的不易! 14年秋季,第一次參加特比環(huán)(持鴿報道)比賽,很光榮的被剃了光頭,接著就是總結經驗,尋找不足,再戰(zhàn)來年,不過可惜的是,15年春季決賽繼續(xù)光頭強,不過15年春季,我第一次放700KM放二歸一,雖然是第三天才歸巢,但總算給15春賽畫上了自己認可的句號! 15年秋,鴿子決賽終于給我贏錢了,獎金533元,這是我第一份獎金,雖不多,但總算有了點回報! 16年春季,特比環(huán)上籠只有一個獨苗,不過還好,順利歸巢,贏了98元。 16年秋季終于下了決心買了掃描器,秋季決賽那段時間母親腿部骨折住院,我一直在醫(yī)院照顧她,鴿子交由我父親管理,基本上沒有家飛,上籠10羽,最終結果零歸巢! 17年春季,買掃描器后第一次打比賽進獎,我記得當初那場比賽本是放130km,但是因為天氣原因,退到100km開的籠,鴿子飛速不快,歸巢率很不理想,我那天守在鴿棚等著鴿子歸來,左等右盼,好不容易等到鴿子回來,卻偏偏不進棚,歇在鴿棚外的電線上過了七八分鐘才進棚,最后排在109名,名次不高但能進獎。 17年秋季,鴿子速度第一次飛進了1250以上。 18年春季,鴿子偶爾能進獎,但決賽還是顆粒無收。 18年秋季,鴿子速度第一次飛進1300,也獲得了自己養(yǎng)鴿生涯的第一次冠軍,秋季特比決賽也終于進獎一個,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小目標。 19年春季比賽還是時不時的能進獎1只,只是到決賽的時候,特比環(huán)仍就是全軍覆沒,只一羽普環(huán)打外圍進了獎。 19年秋季決賽,本以為又要剃光頭的時候卻神奇的歸巢一羽,終于保本有望了,十幾分鐘后,又歸來一羽,這下能贏點飼料錢了,而這時距離比賽最后報道時間不到1小時。 20年春,因為疫情,部分協會特比環(huán)比賽取消,鴿子也沒怎么認真管理,有時間就打打比賽,沒有就算了,最后特比環(huán)全部投降,普環(huán)決賽飛了個5名,也是截止到今天決賽飛過的最好成績。 20年秋季,算得上是鴿子質量最好的一屆了,參加市鴿會第一場比賽交12羽進6羽,這也是目前進獎鴿最多的一次,整個秋賽飛了一個200km的冠軍,一個250km冠軍,拿到了自己養(yǎng)鴿生涯的第一個獎杯,特比環(huán)也進獎! 21年春季,本來是不打算拿特比環(huán)的,最后還是忍不住想過過癮,每個級別的都拿了幾顆,結果還真有意外的驚喜。550km,全協會有效期內總共歸巢10羽,我上籠兩羽歸巢一羽,排名第六,700km上籠三羽,第二天歸巢一羽,半個月后,還是這羽歸巢鴿再次踏上700km的征途,還是開籠第二天歸巢,完成兩跑700km的目標。另外還實現了在高新協會比賽進獎的零突破。 回想這9年的養(yǎng)鴿路,種養(yǎng)訓真的是一樣不能少!種鴿的引進和淘汰,才有速度和穩(wěn)定性的提升,盡心盡力的飼養(yǎng),才有鴿子健康的身體,不斷的訓放,才能提高鴿子的定向能力,增加鴿子的歸巢欲。鴿子就是運動員,無數日夜的辛勞,只為它在賽場上閃光的那一刻。這9年,充滿了快樂與失落,包含了笑容與淚水,但只要條件允許,讓我再養(yǎng)幾個9年我也愿意,哪怕明知前路漫漫,充滿荊棘我也無怨無悔,因為這是無法割舍的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