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大善大忍,也同生大惡大悲,看了近日兩篇精文,一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篇是《拿起屠刀,照樣成佛》,看似兩位的觀點大相徑庭,但其中又有互通之處! 選鴿這東西說法很多,有的鴿友認為一手拿刀子一手育尖子是賽鴿的不二法則,但有的鴿友卻認為應該給予更多的人性的愛,不要動不動就大開殺戒。我養(yǎng)鴿二十余年了,對選鴿育鴿賽鴿沒有太大的認識,虛渡這養(yǎng)鴿的二十余年的功夫,但我接觸過的國外、國內養(yǎng)鴿高手卻不少,但這些高手的選取鴿育鴿的方法卻是不同的,有很多的鴿友對賽鴿的選擇是在幼鴿時期工就開始了的,開出的條件如:尾大者殺、反應不敏捷的殺、翅長的殺、腳高的殺等等。從嚴格的科學觀來講這些方法無可厚非,但一些精典的銘鴿卻往往是不以為的標準為轉移的,最著名的例子當屬夏拉肯先生的大銘鴿“絲絲”號,這只以后注定要成為世界級的名鴿在年幼時因為標準不符,被周轉好幾次,都沒有被養(yǎng)鴿人看好(我想這些養(yǎng)鴿人應該不是把謂的菜鳥吧),最后還是物歸第二位主人夏拉肯(原鴿主是蓋比),在夏拉肯也不以為然把此鴿隨意放在鴿舍后,這只鴿子在長大后卻讓以前的哪些鴿主大跌眼鏡,后悔不已,但此時的“絲絲”號已經是身價百倍,成了夏拉肯萬金不讓的第一種鴿。所以,我以為鴿子不是用模具生產出的產品,鴿子是生物的遺傳的產物,標準可能是有的,但目前估計沒有哪位鴿界人物能運用這個標準,因為這個標準或許是看得見的,但大部份標準是看不出的,如果鴿子的身體是健康的,最好還是以放飛比賽來檢驗它的品質,沒有比這更好的標準了,拿起屠刀和放下屠刀一樣都能成佛,只是途徑不一樣,但目標都是一樣的,但這兩者到底誰對誰錯,我想目前無法蓋棺定論,只依個人的方法而定!渡涞裼⑿蹅鳌防锏木抨幷娼浾毞淳毥Y果都能練好,所以養(yǎng)鴿的路上,只要我們能真心的付出,踏實的態(tài)度,屠刀拿不拿,皆能成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