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俗套,見面就是,“您吃了沒?”“ 您下班啦?”正是什么行業(yè)的問什么近況。 開出租車的問,“您今天做了多少?”是炒股票的問 ,“您手上的漲了嗎?”
俗套很親切,真實,直來直去。它帶著點點關懷,與被注視。人在群體生活圈子,一直這么俗套的過著。
我們養(yǎng)鴿人的俗套也就更加多了,“您買專環(huán)了嗎?”“ 跑的怎樣?上了幾只?”“點了嗎?”公棚飛的怎樣?” 這樣那樣的片片問候大家再熟悉不過了。
這兩年,身邊的鴿友和賽后的鴿子一樣,越來越少了,就像胡同的街坊搬到了高層商品房里,大家都相識的少了。許久不見的朋友也因為一些生活的來往不便,疏遠了。無意中,這么幾年,養(yǎng)鴿的鴿友們變的緊張不再隨意隨心,高額的獎金把朋友的心都慢慢的蠶食了!連我自己在內也不知道我在做些什么?真的是為了獎金而一搏嗎?
幾次不知道為什么,我的問候帶來了朋友的反感,他飛的好,我也不方便問多了。飛的不好,我更加不能問多了!難道我是想要鴿子,聽消息,數(shù)落朋友嗎? 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敏感了,我也敏感了!總之那委屈可不是好滋味。
曾幾何時,人開始變得謹慎少語。那久違的朋友見了面,也不是很敢輕易的說,“您飛的怎樣?””好嗎?“ 只待等對方自己說吧!。。。
如果您有錯,我做朋友的開一聲口,您反對,我也不再說了!
大家鴿友亦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