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樓 評論者:情種 時間:2021-12-9 14:51:49
|
|
|
|
16樓 評論者:金翅膀鴿苑 時間:2010-2-19 13:05:00
|
|
|
|
|
內容:陽光點,哥.中國已是賽鴿強國了.比分速,比獎金,比公棚,比賽制,比人數,比氣魄,比距離..........中國哪點差了? |
|
14樓 評論者:豫南鴿舍 時間:2010-2-15 12:01:00
|
|
|
|
13樓 評論者:小山3166 時間:2010-2-14 3:34:00
|
|
|
內容:技術很關鍵,體制是基礎,期待盡快規(guī)范。 |
|
12樓 評論者:武陵鴿舍 時間:2010-2-12 23:36:00
|
|
|
|
11樓 評論者:lxw123 時間:2010-2-12 19:26:00
|
|
|
|
10樓 評論者:王婭 時間:2010-2-12 18:39:00
|
|
|
內容:賽鴿運動不僅僅是賽鴿,人在其中起主導作用,什么人養(yǎng)什么鴿,這句老生常談的話暫且不說,就目前國內的賽鴿體制及賽事組織就存在很多耐人尋味的問題。 |
|
9樓 評論者:高紀賓 時間:2010-2-12 18:16:00
|
|
|
內容:言之有理!引進鴿子的同時引進技術,可是有幾人這么做。有些鴿商說買蘋果把樹也買來了,也沒見飛多好,就是沒技術的原因 |
|
8樓 評論者:林傳府 時間:2010-2-12 17:23:00
|
|
|
|
5樓 評論者:愚翁文 時間:2010-2-12 15:29:00
|
|
|
內容:體會深刻,鴿子也有一個引進、開放問題。光顧一個勁的從老外手買鴿,忽視培養(yǎng)技術引進,要想快速發(fā)展自己很難。李種當初的形成,不是靠年年從老外手買鴿,而是重視了洋為我用,重視了以引進鴿為基礎,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種氣。我們若有老前輩的這種精神,同樣能夠培養(yǎng)出不比老外差的優(yōu)良品系鴿種。 |
|
|
內容:說的是一臺灣的鴿友在西安飛的很好,當地的一西安鴿友不服氣,于是就雇了專人監(jiān)視哪位臺灣鴿友的一舉一動,說是監(jiān)視不如說是去偵察“敵情”。通過一段時間的“偵察”,他已對那位臺灣鴿友的管理方法和訓放過程了如指掌。來年他向這位臺灣鴿友發(fā)起了挑戰(zhàn),他就是用臺灣鴿友的這種方法打敗了哪位臺灣的鴿友。按照事先的賭約,這位臺灣鴿友永久不在踏入西安一步。
故事而已,監(jiān)視學不到精髓原理沒弄明白,怎么會出得了新招?沒新招怎么贏得了師傅? |
|
2樓 評論者:QD李村 時間:2010-2-12 14:33:00
|
|
|
內容:把賽鴿事業(yè)做大做強!讓我們的鴿子也走在世人的前列!
|
|
1樓 評論者:金菊鴿舍 時間:2010-2-12 13:00:00
|
|
|
內容:對引進了鴿子,一定要引進他的技術。我前段時間和一個我們這里成績比較好一個朋友聊天的時候就感覺到這個問題,也正想寫一篇這樣的文章。不過還是何老師體會較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