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福建的老鴿友給我捎來了一箱臺鴿。本來,他還想送我?guī)字凰约旱姆N鴿,因為我的好奇,他將前年收藏的一只純白母臺鴿,在他鴿舍兩年中唯一孵出的一只全白小鴿送給了我,配的是他本地600公里次日歸巢麒麟花。當日午夜我從長途客車上取回的時候,我首先關心的就是這只小白鴿。從紙箱中抓出的那刻,我有些驚喜! 在我出差北方的兩個月中,我最牽掛的是它,我的“小白”——老婆取的名。 老婆對它挺關照,在我外出的時間里,它安然無恙,整天忙著搶吃、打架,樂此不疲。誰知我回來后,小白卻險些蹬腿了。 原因是患毛滴蟲,我用藥過量,好在獸醫(yī)妙手回春。 經過幾個月的馴養(yǎng),小白出落得雄姿勃發(fā)。修長的身架,典型的金黃鴛鴦眼(其母是村松白,福建鴿友早已驗證。)全身肌肉彈感十足。我會好好為它找個媳婦的,我開始琢磨。 它卻不甘寂寞,耐不住了,自由戀愛“勾搭”上一只本地賽績鴿配粵鳥的后代——被老婆稱作“小黑”的雌鴿。小白竟也有些眼光,“夫人”在今秋的400公里賽事中有突出表現,是我鴿舍中的頭籌。歸巢4天之后開始下蛋了。 天有不測,小白“夫人”參加500公里賽事至今未歸,我和老婆的全部思念,都寄托在一對蛋上。因為小白不再獨自孵蛋,我只得為這對即將出世的鴿寶寶找個“保姆”。 破殼、出世、灌乳,又是幾天過去,老婆發(fā)現,其中一只小鴿出殼時還是紅嫩嫩的,越長越大,直到開始全身兩翼長出小毛管,渾身還是沒有出現任何色斑。 很有可能是一只全白!我對老婆說。老婆認真的回答:就叫它“小小”吧!我倆會心一笑。 我在自己的鴿舍網站中有這么一句話:好戰(zhàn)士未必就要當將軍,沒拿到冠軍的鴿兒也是飛翔著的精靈。 “小小”的出世,燃起了我們新的希望,一種憧憬,一種愛鴿人的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