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不過說到寫這么長,自己還是頭一回。試試看,第一次么,我想肯定有許多不足之處,細節(jié)可能想得沒那么周到,望大家指正!也希望大家給后續(xù)的情節(jié)出出主意,謝謝! 第一章 遇“師”學藝
繁華的云州城,緊靠國際都市大上海,為地處中華工業(yè)金三角的地級市。自80年代末期,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短短十數(shù)年間迅速的發(fā)展起來,成為全中國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二線大城市,經(jīng)濟狀況更是直逼一線。
作為早期登上國家發(fā)展快車的云州人,自城市到農(nóng)村,富裕狀況自不必說。條件好了,業(yè)余生活水平自然而然也就跟著提高上來。養(yǎng)鴿、玩鴿、鑒鴿、賞鴿,一向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項娛樂,而作為賽鴿強市上海鄰居的云州,自然也不乏眾多且形形色色的愛鴿人。而我們今天的故事,也是從鴿界說起。
王本劍原是云州第一實驗小學的一名教師,80年代末期,學校老師的工資還處于較低水平,而他本人,生就普普通通的城市家庭,沒啥后臺,能順利地當上一名教師,也算是有個安安穩(wěn)穩(wěn)了鐵飯碗了。雖然沒啥本事,卻也時常異想天開不安現(xiàn)狀,可對著鏡子把自己從頭看到腳,除了喜歡個鴿子,自己還真沒啥特長。每天就這么上課下課,渾渾噩噩的往返于學校,和唯一能提起興趣的養(yǎng)鴿的家中。
王本劍的家緊靠路邊,老母親有著云州特色餛飩面的手藝,也就順便在自家靠路的房子里,開了家小面館。這一日,往常一樣放學回家,經(jīng)過自家面館時,忽然看見里面坐了一個渾身邋里邋遢的老人,正狼吞虎咽的吃著一碗熱湯面。頓時,原本不是什么善類的王本劍有些火了,指著自己的母親叫道:
你怎么還讓個叫花子進來了,穿的這么臟不拉幾的,別人還敢來咱家吃飯嗎?
王母一聽,連忙拽著王本劍跑到了后堂:
你小點聲,你以為我這么好心哪?這老頭子說他是個老中醫(yī),河南人。家里干旱鬧饑荒,老伴、兒子都餓死了,自個爬火車稀里糊涂就跑云州來了,都在門前賴了一天了,趕也趕不走。后來他跟我說他沒錢,但有手藝,他想拿手藝換錢!我一聽,就想起我這老毛病,就給他看看試一試他的本事,你還別說,說的挺準,看樣子可能還真有兩下子。你看你要是真能跟他學個一招半式的,不比你在學校當個破教師好多了?
呀呀,你得了吧!就他那邋遢樣還老中醫(yī)哪?說著探頭又沖外邊瞅了瞅:
咦,你還別說,雖然身上臟了點,那神態(tài)……好像還真有點那么個意思?
管他呢,不就頓飯么?等打烊了讓他仔細給我再看看,要是真能看好,那就留著他,多張嘴也沒啥大不了的。
可是……你看他這么大一把年紀,萬一活不幾天……死在這咋辦?
沒事的,他就是餓的;仡^要真是有啥本事,你就趕緊把本事給我學過來,等學會了……隨著做了個掃地出門的手勢!
嗯,就這么著.媽你先干著,我去把鴿子喂了。
到了晚上,面館打烊。王本劍拽著王母,迫不及待的想試試老中醫(yī)的本事。還別說,洗漱一番的老人看起來就真有那么一番器宇不凡的神態(tài)。再度伸出手,老人熟練的給王母把脈:
嗯,老妹妹你這還是跟我先前說的一樣,風濕所致,侵染骨髓。這樣,我先用針灸給你扎一下,我再開張藥方,你讓孩子照單抓藥,最多7天肯定見效。我老了,家人也沒了,既然要飯要到您這,我也不能白吃白喝。這孩一看就是個文人,想必聰明伶俐,我只要您管我一口飯吃,然后我把我一身的本事盡數(shù)傳教,也算是報答您的救命之恩,您看能行么老妹妹?
嗨,您看您說的哪里話?您能走到我們這來,這就是緣分,再說你家鄉(xiāng)的情況我都了解了,您這么一把年紀,莫說有這么好的手藝,就算您啥都不會,我也不能讓您餓著,露宿街頭不是?
說著,老人猛的從凳子上起身,濁淚橫流竟徑直跪了下來:
老妹妹,有您這番話,老叟我無以為報,您放心,我說話算話,這孩子您就交給我了……。
老哥哥你這是哪里話?快起來快起來,說著瞅了瞅邊上發(fā)愣的王本劍。
額,就是就是,老伯伯快起來,我這打小就沒了父親,看您第一眼起我就覺得親切,您放心,我一定把您照看好了……。(惡心)
第二天,王本劍拿著老人開的藥單,跑到云州福生堂大藥店,照單抓了幾劑藥回去。還別說,三天沒到王母就嚷嚷著輕松多了,這讓母子二人看見了莫大的希望……。
接下來的日子里,王母關了面館,反正一天到晚不少忙活又賺不了幾個錢。按著老中醫(yī)的意思,籌錢開了家藥鋪,起初吧,這生意不怎么好做,盡管遠了點,大家稍重一點的病痛還是習慣往福生堂跑,只是偶有小傷小痛才到王本劍家的藥鋪看看。老中醫(yī)一絲不茍的樣子,慢慢還真就感動了街坊四鄰,生意漸漸多了起來。老人精湛的醫(yī)術,使得大家一傳十、十傳百的。起初王本劍還學校、家里兩頭跑,到了后來藥店忙的轉不過來,都雇了伙計。干脆王本劍也辭掉教師的名頭不干了,專職看起了自個家的藥店。老中醫(yī)呢,也是手把手的耐心、仔細的教導著王本劍,隨著日子的積累,本來也渴望發(fā)展的王本劍,倒也憑著一股子熱情學藝的勁頭,漸漸熟練了起來。老中醫(yī)不僅醫(yī)術高超,且由于本就生于山區(qū)的緣故,對各種野生中草藥的識別、質地、功效、等等也是頗有見地。本著受人一口飯,老人也不好藏著掖著,盡自己所能的把自己畢生所學逐漸傳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