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活勞作閑暇之余,我便常常獨自一人拿個馬扎,坐在屋門口,遙望浩瀚的天空,看著如火、似怪獸、又像川流不息的大河,形態(tài)各異、變化莫測的朵朵祥云;琢磨著清代道家洪應(yīng)明的那段“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的名句,追思著“云卷云舒”到底是個啥滋味。隨著時間的飛逝,我漸漸感覺內(nèi)心一片茫然,魂不守舍。自己雖已是人到中年,但總不該這樣沉淪吧!應(yīng)找點事做。于是我便努力的發(fā)現(xiàn)身邊自己能干的事。來充實自己空虛的心境! 還在2016年忙碌繁雜的瑣事中沒回過味來!2017年已悄悄地溜走了多一半了!很久沒在《中國信鴿網(wǎng)》冒泡了;主要是手機(jī)鬧的。雖說咱不是“低頭族”,但時不時的也玩玩微信,瀏覽一下《今日頭條》,k歌發(fā)泄一番。要不是今天下大雨,我還真沒時間。
今年我的鴿舍可說是禍不單行,災(zāi)難不斷;先是初春時節(jié)“黃大仙”的光顧,奪走了七八條活生生愛鴿的性命,好容易鴿舍的賽鴿剛剛從那場血肉模糊的噩夢中平息過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陳疫,把剩下的20來只賽鴿擊的東倒西歪、潰不成軍。我忍痛割愛,清理門戶,勉強(qiáng)配上了4對種鴿,賽鴿出殼時已是6月中旬,雖然比往年晚了近三四個月,但當(dāng)我看到那毛絨絨的幼崽在巢穴里蠕動時,心里還是美滋滋的!為了幼鴿能茁壯成長,我專程到縣城里買了上等的鴿糧,挑選了優(yōu)質(zhì)的保健砂,每天喂完賽鴿后,我還在鴿舍待上二三十分鐘,觀看幼鴿的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有蚊叮蟲咬及時解決。小幼崽從剛出殼時的滿身黃毛,三兩天后變成了黑色,七八天后又從黑色中長出了羽毛,二十七八天后居然有的幼鴿飛下了巢穴,在地網(wǎng)上拍打著雙翅追逐著成鴿要食吃。也不知啥時候幼鴿都已經(jīng)上了鴿舍棚頂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的幼鴿都是出自一對種鴿,種公是從京城金城鴿舍引進(jìn)的灰白條、白頭。母是地方賽500公里40名雨點。然出的7只小崽都沒有隨父母的,全是瓦灰,只有兩只頭上有點白毛,算是還沒差種吧!
如今,我坐在門前看天上的云又多了一道雅興,那就是我的小賽鴿都已飛上了天,每每看著小崽們在天上自由翱翔時,我的心甭提有多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