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鴿的男人更愛家 鴿子小巧玲瓏,象征著和平,有歷史記載以來就被人們所寵愛。在上古年代,由于通訊工具不方便,人們常以信鴿作為通訊工具,相互傳遞著書信,把一對對熱血青年牽手成鴛鴦,把一封封恩愛夫妻的家信相互傳遞,了卻了多少因隔山過水不能面見的思鄉(xiāng)、思親之情。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它們把一道道軍令狀傳導給前沿戰(zhàn)斗集團,使他們及時調整思路、贏得新的戰(zhàn)機。
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和進步,高科技通訊工具的一步步升華,信鴿肩負郵遞的重任慢慢的被取締和削弱,純粹的成了人們娛樂消遣的寵物。使人們不能忘懷的是,2008年四川汶川發(fā)生強烈地震,交通徹底崩潰,通訊完全毀滅,信鴿再次顯示了自己神圣的本能,從大山峽谷,從老林深處,帶著黨和政府的溫暖,帶著受災民眾的呼救信息,一次次巡回傳閱。再次彰顯了信鴿獨特的本能,為人類排憂解難、無私奉獻。
信鴿作為人類的朋友,與人類和睦相處,友好相伴。建國以后,國家政府逐漸的把信鴿競賽活動作為一項體育項目,納入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由下屬的中國信鴿協(xié)會負責管理,目前全國已發(fā)展到四十多萬會員。全國已建立信鴿公棚五百多家。
從近代史看,國家領導人周恩來、宋慶齡都非常喜愛鴿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開國大典上放飛的白色鴿子,就是前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女士飼養(yǎng)的信鴿。2009年一萬多羽和平信鴿再次從天安門廣場起飛,翱翔藍天、展翅飛翔,為十三億中國人民的節(jié)日增添了無限的光彩和花環(huán)。各地大型工程的開工典禮,各重大節(jié)日慶典都把放飛彩鴿作為一種吉祥、作為一種祥和、作為一道靚麗。特別是近年來,諸多百姓家庭的婚禮上都把放飛彩鴿作為夫妻和諧,家庭和睦的吉祥來不斷展示和盛行。
鴿子作為人類的朋友,在它身上蘊藏著一種偉大的精神,那就是對家忠心耿耿、不死必歸。三百公里、五百公里、一千公里、三千公里甚至更遠,從新疆到上海,從上海到新疆,只要還有生命的存在,一天、五天那怕是一年,我都要回家。它沒有思想,但是,它要回家,它沒有靈魂,但是,回家永遠是它堅定的信念。它有意志,它很堅強,它善于拼搏,哪怕還只有一條腿、那怕五臟六肺暴露在體邊,只要有生命的存在,它都會隔洋渡海、翻山越嶺掙扎著回家。
鴿子作為一種動物,它富有靈性,它具有高尚的情操和不可沾污的貞節(jié)。它堅定不移的廝守著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它們自由戀愛,一旦當人類將它們硬性的新婚或者改嫁,它們就堅守著這個新家。除此之外要么對方失去、要么人類再次強行婚配,否則就終生廝守。
養(yǎng)鴿人正是為了這種精神所感動,正是為了這種行為所癡迷,愛上了它,愛不釋手,愛的死去活來,愛的只到終生。
在鴿界里傳頌著這樣的一句話,養(yǎng)鴿的男人更愛家。這是不無道理的。人類作為一種高級動物,有思想、有意識,有喜怒哀樂,有七情六欲。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并且是比較癡迷的愛好。或打牌、或下棋、或喝酒、或吸煙、或書畫、或垂釣。沒有愛好的人很少,特別是男人,基本沒有。
從各種愛好相互對比看,養(yǎng)鴿子還是比較高雅的,它可以鍛煉身體,每天可以通過養(yǎng)鴿子的各種微小細節(jié),活動筋骨,解除事業(yè)上的勞累,除去生活中的煩惱,從而賜予樂趣、給予幸福。
據(jù)自己介入鴿界十多年來,明顯的發(fā)現(xiàn),大凡養(yǎng)鴿人,除了每星期到鴿子集會上趕趕集會,會會鴿友,交流一下養(yǎng)鴿經(jīng)驗,侃侃訓鴿賽鴿的樂趣外其余時間完全是在自家鴿棚里呆著,喂它們吃吃、飲它們喝喝,打掃清理衛(wèi)生,看飛看落,按照自己的意愿給鴿子們相互喜結良緣,選選種,配配對,絕對不會到那些穢色的地方去消費時間、浪費精力。
人們的空余和閑暇時間必須得有一定的愛好來占據(jù),否則也確實不好生存。不錯,也有的養(yǎng)鴿人的妻子常對自己的丈夫講,你喜歡鴿子,整天呆在鴿子窩里,你就去抱著鴿子睡吧,這話聽著很好笑,但說明了養(yǎng)鴿人癡迷鴿子的程度,也從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出,讓給鴿子睡也說明了丈夫還是沒有其她外遇,否則話就不會這樣講。他們除了愛鴿子,除了把愛奉獻給鴿子不用再操他們的閑心。
也正像昨天晚上非誠勿擾節(jié)目中蘇小龍牽手女朋友時談到的那番話,我除了愛妻子就是愛鴿子。同時,蘇小龍還講到,我也上網(wǎng),但我上網(wǎng)主要是在鴿子網(wǎng)站查些資料,學點經(jīng)驗,我從來不上其他任何網(wǎng)站。這一切難道還不被自己的太太放心嗎?